齐鲁礼仪,让淄博烧烤更有滋味
发布日期:2024-03-29   浏览:

相信最近一段时间,你的朋友圈和短视频首页一定被“淄博烧烤”刷了屏。块大肉足的烤串,口感丰富的小料,外脆里韧的卷饼,配上微辣新鲜的小葱,一口下去,颇为满足。三月以来,淄博依靠烧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晋“顶流”,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而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更是为淄博“添了一把火”,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淄博酒店、门票、租车的总预定量相比较2020年增长了300%,大波游客涌入淄博,淄博烧烤成为淄博市新的文旅IP。

但纵观淄博的走红之路,其成功并不单是靠喷香火热的烧烤,还离不开齐鲁大地礼义文化敦厚好客的底色。整个淄博市上至政府出台政策保驾护航,下至民众自发礼让招待游客,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让游客在淄博吃好喝好,为游客实现一场最完美的淄博之旅。

以礼相待,贯穿着这次淄博爆火的全过程。最初是因为山东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到淄博隔离,淄博在物资运输紧张的情况下还是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大学生有丰富的伙食和良好的住宿环境,还有工作人员心疼大学生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零食。大学生十分感动,约定等到疫情结束后回到淄博旅游,于是在大学生的反哺之下,掀起了一股淄博旅游的热潮。

疫情期间淄博人民的“礼”,成为淄博受到关注的一个窗口,而淄博市也凭借着自己的“礼”扩大关注的规模与热度。淄博市文旅局局长开通烧烤专列高铁,亲自出面欢迎大家的到来,向大学生介绍淄博故事,在年轻人中拉满了好感度;政府三天修好一条路,方便游客“打卡”,规范商户行为、惩处违法乱象,让有的游客体验了一把“酒店还没住进去,退款先来了”;淄博民众自发为外来游客让座,为排队的游客提供免费的食物,免费发纸巾、发水、发食物,用最浓烈的热情小心呵护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淄博市上上下下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何为以礼相待。也正是这一份真诚,使得原本城市经济、文旅特色不算出色的淄博此次一骑绝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客山东,彰显的是山东人的真性情,更是儒家文化的底蕴与传承。齐鲁之地,山水雄浑。天高地厚,河海浩荡。贤达名士,灿若星河。齐鲁儿女忠肝义胆,齐鲁民风厚重憨实,吹拂着孔孟之风的齐鲁文化,多姿多彩、内涵深厚、特色鲜明,怀有博大的思想力和影响力,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淄博的上下一心,政通人和,更是印证着敦厚尚礼的齐鲁文化想象。

但是,过度亲切则是逾越。部分过分热情的游客会等在走红的“绿豆糕大爷”的家门前买绿豆糕,使得大爷迫不得已天天出摊,原本的小爱好成为正职。甚至还有游客逼停大爷的三轮车导致翻车,现在大爷因为腰扭伤在家休养,即便如此大爷还是让儿子代替自己出摊。而在短视频平台火起来的鸭货店小哥也收到了一些过分的要求:一些年轻游客要求去摸小哥的肌肉,即使小哥有些无措与无奈,但也没有拒绝游客的要求。更有甚者,将淄博人民的热情款待视作理所应当,不断消费大众善意。

东道主的以礼相待,理应换回一份礼貌的回应。淄博人民的热情款待,应该得到我们大声的一句感谢与赞叹。不能让部分外来游客产生自己有特权的错误认识,让真诚的淄博人们寒心。当淄博市人民得到正向的肯定,他们会更愿意,也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以礼相待的队伍中来,如同传送带一般源源不断地向外扩大输送善意的范围。淄博以礼,与全国各地的人民搭建起了一份相互信任的桥梁。这座桥梁应该被全国各地学习,越搭越长、越宽,托起全国人民,托起有凝聚力的整个民族。

上一条:控制焦虑,把握幸福

下一条:八百健儿齐赴死,千载岂独一田横?——浅评《八佰》

关闭

网站管理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网站招聘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