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真的“鸡肋 ”吗?
发布日期:2021-06-15   浏览:

今年“五一”放假时间为5月1日到5月5日,很多网友调侃:“经过调休后的‘五一’小长假,感觉仅仅是放了‘一天假’。”许多人纷纷吐槽:“好好放周末就算了,非要调休后补休,不知道小长假的意义何在,只知道补休加班非常痛苦,放小长假实在‘鸡肋’!”

“五一五天小长假”的说法虽然从今年才有,但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劳动节七天休假便称为“五一黄金周”。

别管是“黄金周”还是“小长假”,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早在2000年,泰山景区就通过“五一黄金周”创下一天接待5万人以上的最高纪录,直至2018年9月为止都没有打破。当时媒体纷纷用“井喷”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大潮。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认为,消费是衡量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给予充足的休息时间,刺激中国老百姓经济思维从简单的“积累型”向“积累——消费型”转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从三天改为一天,这就意味着 “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劳动节假期由总共七天缩短为三天。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虽然举国同心抗疫,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旅游业一度陷入低谷,旅行社倒闭、导游转行……如此种种现象随处可见。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我们也不难理解后疫情时期国家通过调休实现“小长假”拉动旅游业增长的举措了。

从国家层面讲,“五一小长假”合情合理,转回个人层面来看,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给“五一小长假”贴上“鸡肋”的标签。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每天忙于工作,一年中除了春节鲜少有假期,这样的一群人中肯定有一大部分人愿意让自己的一年中多五天修整的时间。或出门远行,追逐自己的诗和远方;或宅在家中,只为有个放松大脑的机会,哪怕他们要为此付出两个周末各抽出一天补班的代价,也甘之如饴。因此,不能因为部分人的不愿意,就否定其他人的需求和小长假的意义。

至于那些吐糟者,无非是抱怨休的假被“补回来了”,实际上只比正常周末多放了一天。可事实上,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即本身五一法定就只有一天假,没有任何文件表明要“多休”,今年也只是通过“调休”实现假期延长。

因此,抱怨“放的假被补回来了”和抱怨“为什么每周上那么多天班、那么多天学”本质上并无不同,只是冲着繁重的工作、生活发牢骚罢了。因此,“鸡肋”的锅也确实不该让“五一小长假”来背。

上一条:我会不会服从大多数?——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下一条:繁华与坚守,解放西的英雄

关闭

网站管理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网站招聘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