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风港,而诗歌是与古人相见的桥梁,帮我重温百年前的景象。当我在校园里为课业奔波的时候,我甚至没有感知到春天的来临。直到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从我视野的远方渐渐靠近,用春天万物复苏的味道笼罩着我的时候,我才突然发觉春天到了。在我的想象里,春天是汩汩的溪水在山间游走,是嫩绿的草芽从土壤中冒头,是蝴蝶在花朵中起舞寻觅,是生机,是自由。虽然身在教室,思绪却不受时空的限制,我接受了诗人的邀请,要去书本和诗歌中欣赏千千万万个春天的模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次赏春之旅就先从春雨开始吧。春雨是春天的使者,雨滴细小轻盈,能化去冬日的寒意,唤醒沉睡的生命,润物细无声,也能徒增清冷萧瑟的气氛,给离别更添一份愁绪。浏览有关春雨的诗句,我先被李商隐、窦群等人观雨伤春之语吸引。“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里,春雨是爱人之间的帘幕,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脚注;“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里,春雨是落花凋零的罪魁祸首,是世间好物不长留的印证。伤春之时,春雨是斩不断的愁绪,是惆怅感伤无法入眠的夜晚。
诗人赏春雨也不都是感伤的,如“青阳播物时,云气暗天涯。点滴听无厌,丰登喜有期”中,春雨是好收成的预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里,春雨是诗人旷达胸襟和超脱情怀的显现;“舣归舟唤醒湖光,听我篷窗春雨”里,春雨又变成特殊意境的创造者。大多数时候,春雨只是诗人在那个独特又寻常一天的如实记录,常常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里青色安静的样子,如果诗人恰巧在游船,就可以欣赏到“西江好,西江好,春雨碧黏天”的水天一色的景象。
至若春和景明,春天又是另一番色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里,春天是在水中绽放的骄阳,是碧绿清澈的江水;“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里,春天是嫩色的垂柳,是遍野的山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里,春天又是寂静的山,一弯弦月挂在半空,诗人没有入睡,闲看桂花,静听鸟鸣。
现代诗人也描绘过我很喜欢的春日景象:“我想/在一个春日下午/也许就有许多事情/都将百无聊赖/独倚窗台/看远方天空云卷云舒。”春日对我来说,是闲懒的春光,是吹散一整个冬日沉积浊气的春风,是洗净陈污的春雨,是春花和柳荫。与百年之前的诗人共赏春日后,我也要留下自己的诗歌:捕春光/春风吹过/把调色盘打翻了/调色盘打翻在奶油里/用温柔绘成/就是郁金香吧/我躺在郁金香花丛/往天空的方向伸手/本想抓一朵路过的云彩/手指一拢/却抓到一条/随意散漫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