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无声惜细流,高考已过不再愁”。经历过高考历练的我,在随后的三个月的假期便陷入了无忧无愁的快乐假期。得知被“梦中情校”——山东大学录取的我,更是喜上眉梢,乐不思蜀。但是,对于大学生活的无知与迷茫让我心生了几分担忧。
但正如屠格涅夫所言:“凡事只要看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纵然心中思绪万千,但当我通过安检,进入校门,看到早早前来迎接五位舍友的身影,一切的顾虑都显得是那么杞人忧天、无足轻重。在舍友们的带领下,我见到了挺拔矗立、“傲视群楼”的7号楼,迈进7号楼的大门,坐上电梯,见到了寝室对门的开水间、洗浴间,此时我的心情,真可谓:
山东大学,中心7楼。星分奎宿,地接泰山。襟黄河而带趵突,控冀州而引北海,物华天宝,亚洲第二大食堂;人杰地灵,儒雅随和六舍友。独立电梯,对门水房。售货机器置二台,洗衣微波机炉全。空调暖片俩不缺,冬暖夏凉;六人寝室浩荡敞,桌柜齐全。真可谓高配置也!
当然,如那句流行的话所言“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七号楼的住宿条件当之无愧的配得起其流传校园的美誉,但若缺少有趣的灵魂就缺了最重要的东西。所幸,我的舍友,虽操着不同的口音,有着不同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在经历一段磨合期后,我们顺利相互适应。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言:“为要暴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其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就是说暴露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就必须暴露过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虽然在彼此接触的初期,寝室六人都互相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摩擦,出现了许多矛盾,但亦是在无数磨合之下,我们突出了彼此的特殊性,并兼以包容与谅解,最终形成了坚如磐石的523寝室。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在与舍友相处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中,我们彼此的羁绊也在不断加深。曾几何时,从未住过宿的我会因为洗晒衣服、擦拭跑鞋、打扫卫生等生活琐事而烦恼不已,但在舍友们的帮助之下,我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更弥足珍贵的是,我的舍友们都对马克思主义拥有者不同程度的了解。在他们的书架上,《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毛泽东选集》等马克思主义读物比比皆是。一直以来,我一直都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有着极强的热情与兴趣,但苦于缺少合适的深入学习渠道与途径,但在舍友们的熏陶下,我逐渐摸清了接近伟人伟大思想的门道,我开始阅读诸如《共产主义ABC》等入门书籍,无数个熄灯的夜晚,我与舍友们彻夜长谈,谈论着伟人们的丰功伟绩、共和国的浩荡历史、新青年的时代征程……523的6人在彼此的帮助下共同进步,携手向前。
时光飞逝,在度过刻苦的军训磨练之后,我与舍友们开始商议起如何装饰略显得有些空旷的寝室,“咱们要在墙上贴海报吗?”我问。“当然,而且要贴能够体现我们信仰的海报!”舍友答道。随后,经过数次激烈的讨论,在六人的共同出资下,我们购置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海报,炽红的海报粘贴在书桌旁的墙面上。经过我们的一番改造,原先单调普通的环境也开始充满生机与活力,寝室里的几抹红色更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动力。似乎在每次彻夜长谈、埋头苦读之后,我们望向墙上的海报,心中的信仰又会增加几分,胸怀的志向也会宽阔几许,脚下的力量更会增强一些。
时间从不等人,但人却可以追赶时间。小小的523寝室中,有着埋头苦读、废寝忘食的莘莘学子,有着彻夜长谈、引经据典的有志青年,更有着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在随后的时光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