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游记
发布日期:2023-09-03   浏览:

“没去过千佛山,别说你来过济南。”

作为一名山大学子,逛遍八个校区可以说是我人生清单上的一项,校区周边的好景点自然也不能放过。今年暑假,我终于有幸能够打卡千佛山校区,也终于有幸去我心心念念许久的千佛山上游玩一圈了。

千佛山的正门与学校仅有一条沥青路的距离,从北门进去就是石阶铺成的上山主路。千佛山海拔不高,只有两三百米,路也修得很宽阔平坦,走起来并不费力。唯一的美中不足,是我去的时候恰恰是盛夏,整座山被绿树覆盖着,成了蝉的家园,除去在山顶的寺庙内得到的片刻安宁外,长达几小时的旅途都被巨大的蝉鸣声包围住了。不过也正是这些提供蝉的栖息地的树木,遮蔽了炎炎的烈日,使爬山的人得到一片阴凉。

顺着主路向上,不过十分钟就见到几座小庙,分属于观音、财神和一些不知名的神仙,我实在没有什么信仰,仅仅在院外瞻仰就过了。但是隔着院墙嗅到浓郁的香火味,不禁感叹世人有所求之多。再往上走却是来到了现世,一座石头铸成的中韩友谊门树立在路边,原来是济南的友好城市水原送来的。同行的朋友中恰好有会说韩语的,在我们“压迫”下给大家翻译石门上的文字。那种为难的神情活像在家庭聚会上表演的小朋友,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离开中韩友谊门,又步入了神仙的世界。迎面是一尊花岗岩雕成的卧佛,形态虽有了,神韵却不足,不怎么引人注目。于是我们很快离开佛像,去乘坐上山的滑道。

乘坐滑道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金属制成的车。名字是车,但实际只能算作是一个大型的托盘——长而扁的身形,所有的制动工具就是面前的一根把手。人坐在上面紧握着把手,滑道就启动了。交通工具到底是金属的现代制品,上山的轨道却很有旧时代的味道,除了提供动力的两侧滑索,中间却有一级级木头做的不知功用的小台阶。整段路程远离了上山的主路,只在树木间缓慢向上。虽然用了工具,我却觉得自己像古人先辈一样在人迹罕至的山林里穿行了。

从滑道上端的出口出来,就到了千佛山最有名的景点兴国禅寺。在地图上看去相隔很远的两个景点,坐上滑道不过三两分钟就到了,不禁在心里高呼三声工具万岁。兴国禅寺,据说唐代就有了,到明代的时候因为战乱被破坏了,经过明清两代的修葺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出于保护的目的,兴国禅寺只有较小的部分开放给游客。寺内是两进,绕过影壁就是进香的地方,前来拜佛祈求的人很多,寺内因此香火旺盛。进香的炉鼎两侧布置有供奉长明灯的房间。在靠近山壁的一侧,还有虔诚的信徒出资凿了石窟来安放佛像。一时之间,不知道是那些祈求的信众,还是我们这些来参观的游客,更像俗世中人。

同行的朋友中没有人信仰宗教,于是我们只把这寺当做美丽的建筑来欣赏,很快就绕行一圈,然后来到寺外的一览亭。从一览亭的长廊望出去,不仅是山脚下的风光,几乎半个济南城都尽收眼底。遥遥望过去,是苍翠的树木和钢铁的城市,古韵的楼阁与现代的建筑交织在一起,时空就在此时此地交织。

欣赏过美景,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同行者一致决定乘坐缆车下山,可以从高处俯瞰整座山的景色。彩色的缆车掩映在绿色的山间,摇摇晃晃向不知名的去处,我们就坐在其中一间内,顺着山势略过高高的松枝,一路向山下去了。

上一条:千帆过尽,愿你仍少年

关闭

网站管理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网站招聘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