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椰树集团加入了直播带货的行列。直播间里,几位身材娇美的女主播身着紧身上衣和超短裤展示椰树牌椰汁。当晚,椰树集团的官方直播间因涉嫌色情、低俗内容被官方多次掐断。一时间,椰树集团的“土欲风”营销和“擦边”审美引发热议。
10月15日,红辣椒评论发表了新闻评论《椰树椰汁“擦边”背后,是过度敏感的审美神经》(以下简称《审美神经》)。该文作者认为,椰树集团的直播与广告风格并无不妥之处,网友给椰树集团扣上“低俗”“擦边”帽子的行为是“上纲上线”,指责之时也应当反思我们的“审美神经”是否过于敏感。其中的部分观点令笔者无法苟同。
首先,在探讨我们的“审美神经”之前,应当先明确争议的主人公,即椰树集团,是否真的“擦了边”。笔者认为,椰树集团确实“擦了边”。诚然,乍一看几位女主播的上衣都包裹得严严实实,“不该露的都没露,该露的也没露”,但从何时起“露”成为了判断色情的唯一标准?从紧身衣物到扭动热舞,无论是从穿着风格上还是行为举止上,椰树集团直播间的部分元素都足以称得上是隐晦的软色情。再进一步讲,椰树集团找来四位年轻靓丽、身材姣美的女主播进行品牌宣传直播本就大可不必,她们既不算主要受众,也不是目标群体,更不能展现产品卖点。笔者认为,椰树集团此举的结果无非有二:一是靠女主播博人眼球,增加直播间流量;二是强化椰树“土俗”的品牌形象,方便后续营销。如此一来,椰树集团“擦边”直播的缘由便可想而知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反感“擦边”?我们应不应该批评“擦边”?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审美神经》中提到的“上纲上线”行为。例如一些女生在夏天穿着短衣短裙,便会被攻击“衣着不检点”。甚至于在一些性侵案件中,被性侵者会遭受“荡妇羞辱”。如此种种,无一不体现着审美神经的紧张,乃至一整个群体的性羞耻。然而,椰树集团的“擦边”行为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擦边”行为之所以令人反感,其中一大原因便是它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让人无法理直气壮地正面攻击。如今的网络世界中,直白低俗、坦胸露乳的少了,“软色情”和“擦边球”却多了。打开视频网站,不少时尚类的热门视频打着“穿搭分享”的旗号,点进去却只能看到博主欲露还遮、姿态扭捏。点开评论或弹幕,亦是充斥着污言秽语、黄色调戏。然而,一旦有人指出其不当之处,便会有人反驳“观众就爱看”“也没露什么呀”,让人哑口无言。
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不应对“擦边”行为保持宽容,更不应该有“‘擦边’又不是‘越界’,因此并不可怕”的思想。擦边擦得多了,边界就慢慢模糊了。没有了红线的守护,线外的不良内容便会慢慢渗透进入我们的生活,最终伤害性弱势群体。正如之前引发热议的“儿童内衣广告打擦边球”新闻,一些商家让孩子摆出成人化的姿势,堂皇地拍摄孩子被内衣勾勒出的私处。当网友试图与商家客服沟通时,却被反击“思想不健康的人看什么都是脏的”。还有翻车凉凉的“国货之光”童装品牌江南布衣,竟然在童装上印制带有性暗示的内容。对此,难道我们还能以“有‘边’为什么不能擦”为之辩解吗?
综上所述,《审美神经》多次偷换概念,先是将椰树集团与“擦边”脱钩,又将批评“擦边”与“上纲上线”挂钩,最终得出了“椰树集团的‘擦边’风波,在某种程度上讲,不是它擦了我们审美的边,而是我们自己审美的‘边’去擦了人家”的荒谬结论。需要再次重申的是,性解放并不代表对“擦边”行为的宽容。对性弱势群体的保护,来自于我们每一次对“擦边”行为的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