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应该都在公园里玩过一种像转盘一样的旋转椅,玩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发现,似乎这个转盘会越转越有力,转的越久越不费力气。相反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小朋友想要加入游戏,当停下的转盘重新转起的时候,我们要费好一番力气才能达到之前的速度。这就是飞轮效应最朴素的体现了。
当达到较大速度时,飞轮所具有的动能和动量就会很大,要用很大外力才能让其在短时间内停下,因此高速运转的飞轮往往可以克服短暂的阻力继续旋转下去。听起来有点像我们的学习过程对不对?这看似是一个物理问题,却对我们的实践活动也起到了深远的启发。笔者在学习中就时常能体会到这一效应。每当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规划并持之以恒,我们就会发现任何阻挡我们去自习的困难都可以被克服,而假如某一天我们偷了个懒没有学习,就又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让我们重新恢复到之前的学习状态。这一段重新加速追赶的过程,就体现了飞轮效应的优势。
停下复起跑者,唯有拼尽全力才能重新追上最佳状态的自己,既然如此何不将力量平均分布在每个周期?学习就如同长跑。或许保持匀速向前奔跑时会有疲惫期,会想要停下脚步暂时放松一下,须知一旦停下,重新起跑时身上承载的不仅是加速的压力,更有为自己的宽纵所感到的悔恨。而那些挺过疲惫期的同学,就像是跑完一段上坡后迎来下坡的运动员,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惯性。这些惯性会带着他们突破惰性的阻碍,用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每个学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一效应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呢?完成一件事的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开始阶段、基础阶段、发展阶段和辉煌阶段。在开始阶段中,我们要制定好合理且可行的计划,调整态度迎接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基础阶段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打好根基,为后期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发展阶段的我们就开始与阻力做对抗了,最开始的起步阶段必然困难重重,但克服这些困难就迎来了飞轮效应的收获期——辉煌阶段。到达这一阶段的我们已经不会被小的错误影响前进的脚步,而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
不出意外,这将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期报纸。读完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也很快就会迎来考试周了,不知道多少人又要因为挑灯夜读、一星期内“预习”完一本书而感到痛苦不已。其实与其考试周来临时一筹莫展愁眉苦脸,不如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古人云: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是这个道理。那么读完这篇文章的你,会在下个学期做出怎样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