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生活的表达枷锁 ——沉默的螺旋理论
发布日期:2021-05-17   浏览:

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自己明明并不赞同某些言论或意见,但当很多人都秉持这种意见的时候,你往往就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了。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那么你正陷在“沉默的螺旋”当中。

“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可以被解构为三个命题: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一言一行都受着社会规范的制约,在意见的表达上也不例外。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声音和大多数人一致时,就会更倾向于勇敢地表达出来;而当自己的声音与主流意见相悖时,为了不触动群体不成文的规范、防止自身被他人孤立,就会选择“沉默”。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这种螺旋形成的过程是反复递进逐渐增强的。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强,而这种增强反过来又会迫使不同意见更加沉默,从而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会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所谓大众传播,就是包含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我们日常经常会接触到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对信息的垄断会导致他们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取舍营造出一种“意见环境”,从而控制大众舆论的走向。通过重复不断地报道几乎相同的内容,大众传播就可以利用“沉默螺旋”的心理在结果上决定舆论的大致走向。这也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

在生活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也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那么我们真的就没有办法摆脱这种螺旋,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吗?

事实上这种趋同行为发生的概率受两个重要条件的制约:一个条件是有没有来自他人,尤其是来自所属群体的支持,只要当场有一个支持者,趋同行为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另一个条件是个人对自己的见解或信念的确信程度,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观点不自信,就会受到其他声音的影响而产生动摇;相反,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就会具备更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我们并非一定会困在螺旋中无法逃脱,一旦我们找到了拥有相同观点的伙伴,或者我们坚信自己的观点,就会有更多不同的声音被表达出来。而一些少数意见中信念非常强烈的“中坚分子”,有时甚至会有扭转舆论的力量。

当然啦,这个理论诞生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四十年前,而随着如今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这一理论是否仍然适用于我们的传播活动还有待考证。网络的匿名性等特点让我们更加勇敢地进行自我表达,也更倾向于发出反对的声音。虽然有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于网际,但我们依然可以期待会不会有一天,人们能够突破“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勇敢表达出自己反对的声音。

下一条:莫让追星成为非理性行为

关闭

网站管理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网站招聘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