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话半月
发布日期:2019-12-25   浏览:

继图书馆扩容了大家的借阅数量以来,最近又发出公告,今后不再限制同学的借阅数量,着实是一件大新闻。大家在欢欣之馀,也担心以后借书更加比拼谁跑得更快了。不过“借书一时爽,还书火葬场”,也是极有可能的。说到书事,笔者还是有很多话可以谈的。

前几天看了这样一个段子,摘录一下。

文艺青年逛书店:“这本书我看过”“这本书是我朋友写的/译的”“这个作者我认识”“这本书翻译不好”。出版社青年逛书店:“这本书我们社出的”“这本书原来是XX社出的”“这本书今年公版了”。设计青年逛书店:“这本书装帧不行”“这本书开本不舒服”“这本书纸张太差了”。

其实,作为一个没落学科的旧式学人,笔者在宿舍也拥有半床没怎么看过的书。但去书店的也主要是看,至于买,得等到各大电商老爷满减抢券时再买。但对于另一类书——旧书,我虽然也偶尔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但更喜欢在旧书摊翻了,毕竟,买旧书,是碰,若是按图索骥,还是在网上找起来方便。但碰的感觉更好,那是不确定性,生活中虽然处处都是不确定,但却不是处处有惊喜。

由于这一爱好,我对拥有中山公园旧书市场的济南还是很有好感的。虽然也不是常客,但也去过两次,而且都是满载而归了。第一次去,买了严文井题字的《世界童话画册》,有六册,是一套,品相也很好。文字是双语的,画风是连环画的形式,很喜欢,当时也故作聪明地上孔网搜了一下价格,发现差别不大,又没有邮费,于是便收了。还有两本朱东润主编的古代文学作品选,不是一个版次,所以是堆在地上的,繁体的,又非常便宜,于是就顺便买了。后来一次去曲阜孔子研究院的空闲,友人介绍了今古谭旧书店,购得文革单行本的鲁迅全集二十本,但依然还没有凑齐,小册子很方便随身携带。

最近一次去中山公园旧书摊,买到了一个旧的笔记本。蓝色的塑料皮,是宝黛读书的年画式图片,印着“山东大学”四个烫金毛体字。里面扉页是毛笔书写“一九八一年/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纪念”,落款“山东大学赠/1981.10”。事后我才知道,这就叫“捡漏”。

其实旧书未必是版次很好的善本,但从装帧到字体,都有过去时代深深的烙印,就如同不同地质层的化石一样,不同年代的书能带给我们这些后人最直观的历史。最后,友情提示一下跟喜欢买书的人交流时的一大注意实行。要知道,读书的欲望,和买书的欲望,其实是两码事。同理,买多少书,和读完了多少书,也是两码事。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尊重、礼貌,请不要问买书多的朋友:“这些书你都看完了吗?”

下一条:双学位 ——“甜蜜的负担”

关闭

网站管理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网站招聘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