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与挣扎 ——漫谈《悲情城市》
发布日期:2019-12-25   浏览:

  谈起侯孝贤,人人就必谈“新电影运动”或是“台湾新浪潮”。战后世界经历了一个浪漫又梦幻的六十年代,反抗,叛逆,对权力的解构构成了这个时代世界的基调。政治话语成了每个青年人的口头禅——这大概和冷战和反殖民的风潮有关。受戒严的影响,那时候的思想界呈现出一幅“万山不许一溪奔”的情势,台湾接受这个潮流大抵上是晚一些的,可一旦解除了外界的宰制,便是“堂堂溪水出前村”。侯孝贤和他的《悲情城市》也是这堂堂溪水中喧响的一支,这部电影来自于解严后台湾知识界对于社会撕裂的反思和表达,但是也早以超过了他的语境,随着胶片和光影的流布,成为了所有观者的共同记忆。
  《悲情城市》讲述的是对于现代史上绕不开的话题“二二八”事件,但其实这个事件在整个影片里也不过是整个中国现代史上的离散命运的一个注脚,关节之处还是在于林氏一家的离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悲情城市》其实是林家的影像志,不过好像也不能如此简单的归结,这个影像志涵括了一种历史性的悲剧。
  提起《悲情城市》,诗意是不得不谈的。从辛树芬的旁白到九份山水当然是诗意非常,城春草木,跟人类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人以自己的视角赋予起诗意,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样貌也是自在的。不以人类的凝视(gaze)而改变。侯孝贤的空镜头也是出名的,疏离地展现着自然的样貌。当然,提起镜头语言,这部片子对于长镜头的运用也是精绝。开篇的长镜头,随林家长男,摇曳进入家庭的各个场域,再配以有名的“玉音放送”,一种时代的焦虑感和震荡感便随之表达。“玉音放送”是东亚人的共同的历史记忆,抗战的惨胜并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安宁,而历史的焦虑痛楚和撕裂则是所有人的梦魇。而《悲情城市》所展示的这座城市,也不过就是人类震荡的二十世纪中的一座城市,其他的震荡或是梦魇,是没有呈现,或者说失语的,决计不是跳脱出这种悲情命运的。悲情是一种命运吗?人类的过去似乎很难给出一个乐观的答案,漫长的迁流,人群的聚散,仿佛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纠缠着什么。人类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命运。这里侯孝贤所给出的答案,在我看来,颇有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意味,认清其苦痛,不避死,更不避生的活下去。
  说不避死,是因为《悲情城市》里对于死亡的描述极其克制悲悯。“同运的樱花,就飞扬的去吧,我随后就来,大家都一样。”这是于明治时代的投瀑布自杀的少女,由辛树芬饰演的宽美抄给林文清。是隐喻,也是一种对“死亡”的叙述,初看是“侘寂”“物哀”,转念想,却蕴含了一种对于生命之美的极致追求,就像希腊的雕像往往刻画人的青春肉体,以不朽之石而使青春不朽。或许对于那个明治少女来说,这样的死亡,也是一种对于不朽的渴望吧。影片中也有两种不朽,一种是知识人对于“自由”的追求,他们唱着《流亡三部曲》(这里有个彩蛋,唱歌的四个人也是近代台湾文化界的四个重要人物:吴念真、张大春、唐诺和詹宏志,四个人后来的走向命运各自分殊,亦足以让人唏嘘不已),唱得是一种对于身世浮沉的感慨,也是一种对于自由生命的渴望。另一种则是黑帮义气的不朽。这两种“不朽”看似相悖,一种是近代以降的知识精英对于现代性的追求——自由显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另一种则是一种以进步史观来看有些蒙昧的前现代的观念。侯孝贤对于这两者的态度,大概是等同观之的。据说,侯本来要拍的就是一个黑帮乱斗的片子,后来囿于现实因素,却拍出了一部极其文人化的电影,也是令人感叹。不过其中的江湖原素依然还没有褪尽。长男文雄的狂躁性格是这戏的少有的热烈气氛所在。可即使是这样的人物,归于尘土之际,依然是克制冷静的,一声枪响,之后就是四子文清手执遗像的镜头。拍好死这件事不容易,很容易陷入过于唯美主义的矫揉造作和过于热烈的英雄主义迷思。侯孝贤的妙处就在于几处死亡都不过火。叱咤风云的大哥是这样。胸中有义愤的年轻知识人也是这样,“要尊严的活”,殊不知,“活”已经不由人。“人是一颗有思想的苇草”,苇草也是草。而说不避生,则是片中的人经历了重重的离散,死亡,以至于最后家中人员寥落,依然不见绝望,只有平静。
  片子始于一个孩子的降生,终于另一个孩子的成长。字幕卡贯穿全篇,除了有种老电影式的静默外,还是一种动荡时代里的难得平静。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要拍成一个满怀热情的史诗很容易。可是侯孝贤还是保留了这份难得的静默,人们静默地生存,静默地死亡,但是,也静默地挣扎。不说希望,也不说绝望,以一种斯多亚的平静感,静静地与命运事实周旋。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贾樟柯的新片《山河故人》,家族的离散和人命运的分殊还在继续。人类的悲剧命运或许不是我们所能预测的,历史、现在与将来,创痛一直存在,或许也不能消解。但是好的电影总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姿态是人类面对命运的姿态。克制或许不是一种释放,但是拙拙的克制,总比洒狗血式的取巧和释放更有余味。
  谨以此文,纪念一种静默和挣扎。

  • 附件【3-2.jpg】已下载

下一条:何以担负生命——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有感

关闭

网站管理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网站招聘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