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联合主办“政党价值与人类文明”国际会议暨第十二届中国政党研究论坛、第三届政党理论博士生论坛
发布日期:2025-02-15   浏览:

12月2日-3日,“政党价值与人类文明”国际会议暨第十二届中国政党研究论坛、第三届政党理论博士生论坛在济南召开。大会旨在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政党与治国理政的重要规律,总结中国共产党实践创造、理论创新、文明贡献的基本经验,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政党政治知识体系。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近两百位学者参加大会。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出席论坛并致辞,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向阳主持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上,郭新立指出,政党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影响“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谈到,以政党为主角的现代政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政治形式,政党政治的运行对世界的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党应该在解决攸关全人类发展的难题面前有所作为。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主任金安平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是对中国而言,也是对世界而言,这对政党提出新的要求,而对此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回应将丰富政党理论,回答人类文明大视野下的政党价值。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认为,我们应当牢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原则,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来自中国、俄罗斯、古巴、南非、阿根廷、西班牙、秘鲁、孟加拉国等国家的知名专家分别发言。

山东大学教授王韶兴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深刻改变了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格局,开拓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炳林阐释了“以大党独特优势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坚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强大的组织等优势,应进一步推进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以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的现代化。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欧洲左翼党副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论述了“国际重大变革中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肯定了中国对于构建互利互惠的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教授包心鉴指出,以制度现代化推进政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内在要求,是深入回答和解决大党面临的独有难题的必然选择,应加强党的制度体系现代化建设。俄中友协副会长,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当代中华文明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理论,充分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秘鲁共产党(团结)总书记路易斯?比利亚努埃瓦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造福了中国人民,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示范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凤城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文明存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文明基础,提供了现代制度、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了现代的价值理念、理论体系。清华大学教授朱安东论析了“自信自立自强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认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关键在于“两个结合”,自信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核心密码,需尊重我们的历史、现实与文化。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前副校长、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前秘书长阿蒂利奥?阿贝托?博隆分析了“拉丁美洲未完成的现代化进程”,指出现代化对于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要,每个国家都应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力量。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商志晓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了文化责任、文化担当,应与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紧密结合。复旦大学教授刘红凛分析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时代意蕴”,认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与我们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紧密结合,具有世界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润枝论析了中国共产党治党之路的逻辑起点、实践要素与规律探寻,指出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不懈探索治党之路,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创新发展。南非共产党中央委员、西北省书记诺尔曼·舒舒探析了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全世界的共产党员具有启发意义。南京大学教授王建华从组织新陈代谢的视角探析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指出应健全党内发现问题机制、党员新陈代谢机制、民主集中制、党内会议机制、党内团结机制。武汉大学教授唐皇凤论述了“政党观的现代转换与中国共产党人政党观的理论建构”,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观的发展演变,指出政党观的现代转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社会扎根的前提条件。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分析了当今世界的问题与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剖析了当前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的成就。阿根廷解放党主席伊莉娜·桑特斯特万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和平、可持续的世界的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凤城、山东大学教授郑敬斌、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海青主持并点评了主旨报告。

大会设置了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与中国共产党之治”“政党政治变革与世界政党政治新发展”的三个分论坛。国外学者与来自国内数十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三届政党理论博士生论坛。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晓琳主持闭幕式。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作会议总结。

上一条:每日一席话

关闭

网站管理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网站招聘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