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们,欢迎回家。”在宿舍楼里看到这短短的七个字,竟有些湿润了眼眶。时光荏苒,转眼已进入大四,即将阔别我的山大。因事提前一天来到济南,骑着单车绕行五公里来看看我的山大,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虽隔着一道铁栅栏,但对面即是我心安处。
“我心安处是故乡”,可当我真正下了车,拖着行李箱迈过南门二厘米高的门槛,望向图书馆前的喷泉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的流光,这熟悉的景色竟让我有些“近乡情更怯”。
在学院报到处看见了想念很久的老师,戴着口罩,眉眼的笑意却依旧藏不住。贴上“欢迎回家”的蓝色标牌,正午的阳光从小树林的罅隙间洒下,落在臂膀上,那是斑驳的思念在舞动,是炽热的梦想在追逐。
“人活得愈久,跟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便愈有牵连,这真是好事”。迈入科圣路,就到了楼下。阿姨招呼我过去,在登记好信息之后,阿姨看我手中东西太多,于是双手给我的行李箱上系上一个方便袋,里面装着两盒泡面以及一些零碎的东西,温柔地目送我上楼。
用尘封已久的钥匙打开宿舍门,宿舍竟然出乎意料的干净,床铺、桌椅依然是走之前的样子,室友紧随其后进来了。“宿舍真干净呀!”“那是因为阿姨经常来房间消毒、开窗透风,还丢掉了发霉的水果呀!”这些细碎的小幸福,宛如在济南的烈日之中,凿出一道有香气的阴凉隧道,纵使被生活所累,也能暂得一时清明。
因车马劳顿,收拾好床铺之后就躺下了,室友们都很默契地保持着安静。睡醒之后,开始将行李箱里面的东西归位,使每个小物件都拥有自己的一小方天地,偶尔说上几句话,时间在滴答声中缓慢地向前走着。
收拾得差不多之后,好友唤我去食堂吃晚饭。一张四人座的桌子现在只容纳两个人并行坐着,拆开齐整的打包盒,热气慢慢地萦绕在鼻尖,食物的香气最终凝结成鼻尖的一点点细密的珍珠。吃饭途中,竟意外发现了小小的塑料碎片,细心地提醒了一下负责人,对面丝毫没有不耐烦,颔首记下反映的问题,望着手里被硬塞的“小茗同学”,默默感叹食堂里的温馨。饭毕,沿着师傅指的方向,小心地将餐盘放到回收处,想起十八岁那年的军训,食堂里抢不上饭的日子,竟是十分遥远的回忆,我亦在这样的回忆中得以自宽。
夕阳正好,余晖一帧帧地从天空映射下来,铺满整个校园。山大南路27号终究在新刈的草香中不断锐化,锐化成心中最柔软的一隅。沿着熟悉的正德大道,一步步走着,给孤寂了一个多月的校园一点点温暖和陪伴,大成广场的各学院报到处依旧坐着满满当当的老师,期许的目光投向一个个拉着行李的学子。其实,开学也挺好的!
今日我们所看见的山大,像充满形容词、充满成语的华丽文章,在辞藻的堆砌中返璞归真,唤起所有人最单纯的感动的,不过是那一句“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