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本说的是重阳节,但似乎与中秋节更贴合。月圆象征着团圆,很多人都盼望着中秋与家人团聚。事实上,中秋背后不只有团圆。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中秋借着节日名义吃喝玩乐。
1.古人中秋玩乐图鉴
提到中秋,就不得不提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角。早在唐朝,月饼的雏形就出现了。据传在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于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胡商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拿着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并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中秋吃饼食的习俗由此而来。
到了宋朝,中秋演变成了节日。南宋《梦梁录》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吃已不再是中秋重头戏,玩变成了主题。中秋节就是一个民众聚集玩乐的因由,举办中秋聚会形成风尚。据《东京梦华录》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意思是说,有钱人在自己家里布置场地搞中秋派对,而老百姓则争着订酒楼餐厅,举办筵席。当时的中秋节甚至还要通宵达旦,“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到了明清时期,中秋的玩乐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张岱曾写过两篇中秋主题的散文,其中的《虎丘中秋夜》记录了苏州人在虎丘过中秋的盛景。苏州各阶层的人“无不鳞集”,都聚集在虎丘,铺席而坐,赏月听曲。随着时间推移,人渐渐散开来,官员带着家眷坐船去水中游玩,老百姓也结伴散去。原本的集体狂欢,变成了一家家私家聚会,“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
2.校内中秋玩乐图鉴
远离家乡成为常态的现代生活里,中秋是难得的闲暇,更是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快节奏的生活和频繁的人口流动让很多人都成为了异乡人,返乡成本高、中秋假期短、疫情防控严等因素让很多人不会选择回家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就地享受中秋假期。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山大人都会在校园内度过中秋时光。中秋囿于校内,不代表过节质量一定会变差。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小撮一顿,一起尝尝不同口味的月饼,聊一聊家乡的中秋风俗。和家人视频聊天,线上团圆,送上中秋祝福,聊一聊近况,亲情也不会打折扣。
在校内享受假期的方式还有很多,可以去操场、去健身房、去体育馆,可以和平日里因为课业繁忙凑不到一块的朋友一起打球。可以去别的宿舍串门聊天,和朋友们一起玩桌游、打牌。当然也可以一个人乐享假期,舒服地窝在宿舍补上平日里落下的剧和漫画。也可以去图书馆看一个下午的闲书,或者在校园里闲逛看猫。即将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同学们也能借着节日喘口气,放慢脚步,好好用玩乐进行休整。今年中秋夜是个晴天,是赏月的好天气。到了晚上,别忘了出门看看月亮。
从古至今,中秋都是一个充满闲趣的节日。以中秋之名吃喝玩乐,享受假期,只要我们心中藏有明月,便无惧世间雾迷离。祝各位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