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闲暇”的私人理解
发布日期:2019-12-25   浏览:

在今年的早些时候,一部叫做《风平浪静的闲暇》的日剧火遍了中国网络。这部日剧沿袭了东瀛剧集的清新风格,在此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备受虚伪的职场关系折磨的女孩大岛风勇敢抛弃一切追寻自己的故事。而该剧的名字之所以译为“风平浪静的闲暇”,则是因为该剧的主体内容是关于大岛风小姐抛弃一切后的闲暇生活。

笔者十分欣赏该剧的内容。私认为,尽管《风平浪静的闲暇》的情节设置上有一种乌托邦式的美感,但其仍然是真实的。而它的真实,则是其引起强烈反响的主要原因。在剧集内容中,大岛风小姐所面对的复杂的职场关系、繁忙又无聊的都市生活甚至是压力巨大的亲和爱情,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现代社会的生活就是如此,尽管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异化劳动”,但这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反复体验着它。

而正是因为生活的畸形,所以闲暇才是更为重要的。因为与现代社会的决裂,对于这世上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因而,如何在忙碌的生活里保持敏感,如何在枯燥的生活中保持鲜活,对于所有时代的人来说,闲暇都是一剂良药。

在异化的世界中生活

在我们的思想史上,曾有许多敏锐的社会批评家都敏锐的察觉了社会发展中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马克思,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就曾经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异化做了深刻批评。本部分将结合马克思的批判与当代社会现实,来对“闲暇的重要性”做一个说明。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基于其敏锐的社会观察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生存现象进行的一种批判,因而也是对资本主义自身的一个批判。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际上是对人自然本性的压抑,并最终会导致其畸形发展。一个非常关键的证据就是:“人在过着一种动物式的生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曾经就异化劳动对人的压抑状态进行叙述,并且他坚持主张,异化劳动除了在物质和身体上让人畸形之外,更为深刻的则是精神上的扭曲。因为异化劳动使得人在劳动中享受不到作为一个人而非机器的精神性满足,因而工人们是逃避劳动的,也就是说下班之后他们就倾向于在自己的闲暇时间充分休息,补足在劳动中损耗掉的精神性需求。但马克思认为,正是因为在长时间的劳动过程中,人按照机器的方式进行运作,在损耗肉体的基础上压抑了其精神,因而其在下班之后的闲暇时光里,他们只追求刺激性强的低级享乐——一种动物式的享乐。

在我们当今时代的异化劳动甚至比19世纪更为深刻,工作已经借助电子的载体全面入侵人的生活。更大的压力之下,我们自然需要在更少的闲暇时间之内获取更多更快的娱乐来补充精神能量。各种种类繁多的快餐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并且以网络为媒介肆意收割现代人的闲暇时间。这些,在马克思理论的框架内,都是完全可设想的。但问题是,我们许多现代人度过闲暇的方式,在马克思看来,仍然是动物性的。

曾经研究声称,过多的观看肥皂剧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也就是说一味地进行接收性的娱乐活动会影响人主动思考的能力。这也正是所谓动物性娱乐的真正危害——致人愚昧。以我们糟糕的社会网络环境为例,我们能发现,真正关心思考一件社会事务的网民少之又少,“吃瓜”“站队”甚至“谩骂”才是言论的主流。就笔者的观点来看,当今流行的反智主义、审丑主义以及社会愚昧化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闲暇被异化的加重。

马克思之所以将致人愚昧的休闲活动斥责为动物性的,主要因为他看到了,低级的满足是不能真正使得人被压抑的精神得到补充,反而使得人陷入深刻的恶性循环——越缺少越追求刺激,而越刺激则越缺少。对此,马克思所主张的,最为根本的解决方式自然是能够满足人们全部需求的,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但对于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我们而言,我们不可能以一己之力破除在劳动中的异化状态,我们能够做到的事,即学会在闲暇中得到真正的放松,去进行真正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活动。

真正的闲暇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阐述了闲暇对于我们破除异化状态的重要意义。但就“真正的闲暇是什么”这个问题而言,讨论将更为复杂。反面的批判似乎更为容易,但对积极的概念的论证则需要更多的笔墨。笔者将采取亚里士多德式的方式,即采取坏的反面来给“真正的闲暇”以一点建议。

马克思认为动物性的娱乐活动是低级的,因为它只关注低层次的满足并且并不能真正的满足作为人的精神性的需求,因而对这种满足的疯狂追求则会导致更大的空虚。因而,我们要寻找的满足形式,就是更高级的满足,也就是精神性的,具有积极建设意义的闲暇活动。既然低级的娱乐带来的是愚昧,审丑和空虚,那么真正的满足则要求智慧,审美以及价值。因而,学会规划自己的闲暇活动就是重要的功课。

但“规划自己的闲暇”,听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说法。因为在常识看来,闲暇的时光,就是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来充分休息。这的确没错,但问题也已经被指出了,即随心所欲的低级休闲会是人缺少,而注重培养对高雅活动的爱好才是治本之策。好在诸如可以培养能够增强个人的审美、理智和道德的活动有很多,我们人类的先贤导师们对此已经有诸多教导。各类培养智慧的活动,如读书和作文;各类与美有关的活动,诸如音乐、舞蹈和美术;各类培养道德的活动,如对善好有关的社会事务参与等。

尽管许多古典式的高雅活动从来也不是社会休闲的主流方式,但好在现代社会能带给我们作为平民去接触和学习的它们的机会。我们所需要警惕的不过是切勿随波逐流,被世俗的意见影响了对高雅休闲的价值判断;我们所需要注意的不过是培养对于真正精神性满足的偏好,以达到在异化的社会中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因而,仅就笔者的观点而言,保持人对理智、审美和道德的爱好,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价值要求,也是人之内心的真正呼唤。

下一条:冬日物语

关闭

网站管理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网站招聘

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